当前位置:2019L股市行情 > 今日股市行情 > 宽货币+生产复苏+供不应求 原材料掀涨价潮

宽货币+生产复苏+供不应求 原材料掀涨价潮

今日股市行情2021-03-11 07:45:05

首先,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是导火索;另一方面,发达经济发展体领先实现大面积疫苗接种带来了需求和生产的复苏,而资源国并没有,进而供给依然处于低位,从实体层面激化了供需矛盾;其三,在2012年后延续的工业品通缩导致了国内原材料企业大幅度的去产能,还是此次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一大原因。

证券时报记者 唐维 吴少龙 陈书玉

“全部板材的报价,仅限于当日当时确认并付款,没有付款的一律作废重报。”

“最近都忙着一个事,谈判,和各式的供应商谈判。”

“去年就提了要涨,但一直压着,今年是压不住了。”

“人们业内都在疯传这份文件。说实话,前几天我家电器也涨了。”

“去年底看中的电视,涨了2000元。”

当下,一场势头凶狠的原材料涨价浪潮,正席卷制造业的上中下游,并最终传导至消费者端。原材料为什么暴涨?上中下游影响几何?消费者感受如何?涨价会否延续?带着上述种种疑问,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探访部分制造企业的上中下游,并采访业内专家,以期寻觅答案。

上游:付款

追不上涨价速度

“全部板材的报价,仅限于当日当时确认并付款,没有付款的一律作废重报。为了能够更好更快乐的合作,询完价后请马上确认,以免时时涨价给您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损失。”小刘是深圳一家钢铁贸易公司的业务员,最近每次给客户报完价后,他都会马上在后面补上这么一段话。

“没方法,原材料价格一路上升,太快了。有的客户还按从前的习性,询完价后过几天才慢悠悠付款,但早非那个价了,已经涨了几百块一吨,客户坚称是按人们报价付的款,闹得有点不快乐。”小刘表达,原材料端涨价很强势,通知一下就行,或者直接挂勾大宗商品(161715)期货合约价格,很多材料都是区域垄断的,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。

价格涨太快,以致于付款追不上涨价速度的情形,不止隐藏在钢铁行业。生意社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57种关键的大宗商品(161715)中,30种商品上涨幅度超过10%,原油、聚合MDI、阔叶橡胶等11种商品上涨幅度超过30%,纯苯年内上涨幅度更是超过50%。

实际上,大宗商品(161715)的涨价潮应该是自2020年2季度初开端的。若拿最新的价格跟去年二季度初的价格相比,前述57种关键的大宗商品(161715)中,近四成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50%。这其中包含多种重大的工业原材料,如工业的血液——WTI原油上涨幅度高达212.55%、工业之母——铁矿石(澳)上涨幅度达74.02%、电器工业主角——铜上涨幅度达66.55%。

处于上游的原材料上市公司涨价公告不断。3月10日龙蟒佰利(002601)公告,即日起公司各型号钛白粉售价上调1000元/吨。此前的3月3日,中核钛白(002145)、安纳达(002136)、惠云钛业同日公布涨价公告,分别对钛白粉上调1000元/吨、1000元/吨、1200元/吨。这些公司年内均已涨价2-3次。

价格飙涨的背后,是全球货币宽松、周期错配、供需不平稳多种因素共振。

针对金属价格的上行,广发证券(01776)有色金属(512400)行业首席预测师巨国贤表达,“货币并非主导驱动因素,更多的应该是由供需造成了价格上涨。”

巨国贤向记者以铜举例说明:“最近铜价格强势上涨,太阳能(000591)是对铜需求拉动最大的行业,其次是风电,再次是电动汽车。先不考虑充电桩,这三个行业一年需求的拉动大概在40至50万吨。一般来讲,国际供需平稳是20至30万吨,供给没有需求增长快,那么就会隐藏缺口,造成铜价上涨。”

德邦证券策略预测师万科麟对记者表达,目前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既有货币因素,也有供需因素,还有周期性因素。首先,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是导火索;另一方面,发达经济发展体领先实现大面积疫苗接种带来了需求和生产的复苏,而资源国并没有,进而供给依然处于低位,从实体层面激化了供需矛盾;其三,在2012年后延续的工业品通缩导致了国内原材料企业大幅度的去产能,还是此次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一大原因。

分类型看来,万科麟认为,原油化工品、农产品(000061)是真正由于供需关系变化引发的上涨,工业金属等更多来自于周期错配。

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预测人士表达,这轮原材料价格普涨的原因是多样的,有些种类实在是因为国内需求提升引发的,有些是CPI延续增长向上游原材料端的传导,还有一些就是跟风炒作,具体种类要具体预测,不能一概而论,不过大体還是和流动性宽松有关。目前,金属原材料关键還是海外定价,最近随着海外疫情的转好,销售市场针对经济发展复苏的预测增强,肯定程度促进了这些工业品价格的上涨。国内目前的价格上涨有供需错配的原因。

中下游:走在涨价

或已涨价的路上

“最近都忙着一个事,谈判,和各式的供应商谈判。”刘蕾是一家知名上市公司深圳分公司的负责人,她向记者表达,节后开工以来,继续收到了各家供应商的涨价函件,涨价幅度多在10%左右,但她的心理线是只能接受4%左右的涨价幅度,之所以定在4%,是因为之前税收优待从17%降到了13%,他们也享受到了4%左右的让利,现在涨价了他们的预测就是复原到税收优待前的价格,以符合总公司针对成本操纵的要求。

现在她每天都在和各家供应商砍价,还只有一家焦急涨价的供应商,接受了4%的上涨幅度,其他家都在拉锯,但刘蕾说,最终肯定会达成一致。“毕竟人们假如不接受涨价,去找新的供应商,价格肯定更高。这些老的供应商,人们谈判的筹码是从付款方面赋予优先,答应他们定期、准时付款。”

在刘蕾看来,谈判是达到双方互相让利的平稳,供应商从最初的上游承受了10%左右的涨价,她这里承接四、五个点的涨价,这样双方让利的差别不大。“对我的下游涨价?我没想过,人们这行利润还可以,涨价就自己先受着吧。材料价格涨涨跌跌,难道人们要跟着频繁变动吗?還是以稳定客户主导。”

“去年就提了,但一直压着,今年是压不住了。”刘先生是广州一家环保企业的采购,去年以来,就继续有供应商提出涨价要求,被他以合约没到期等理由搪塞了过去,但他了解,今年是肯定要涨价了,幅度应该不会低于10%。

值得庆幸的是,原材料成本在其公司总成本中占比不大,影响可控。“原材料涨价后,人们产品端这一块肯定利润很少了,好在人们还有工程端,利润还行,不受涨价干扰,可以在肯定程度烫平材料涨价的影响。”

但对从事塑料行业的李浩来说,情况就没有这么好了,“我产品的售价是9500元/吨,其中原材料成本占到了8500元/吨,其他房租人工水电运营这些成本只占1000元/吨,现在材料从去年底到现在涨了贴近20%,但我固定客户、散客的综合涨价幅度还不到10%,压迫很大。”现在马上要开端新一轮供货周期的投标,他决策把投标价格定高一点,“能中就中,中不了标就算了,低价接标后,一旦原材料涨价,人们提出涨价,大公司流程长,几个月才能批下来,很被动。”

在他的厂区,不时有大货车前来提货,外人看上去生意很兴隆的样子,但心中苦楚只有他自己了解,本来就是薄利多销、走量的生意,现在连薄利都没有了,工厂忙忙碌碌也就图个喧闹。

在深圳东门中轻纺城(600790)做窗帘生意的简女士也怕涨价失去消费者。简女士告知记者,2月底和3月初,布料供应商价格已经两次涨价,累计上上涨幅度度可能有12%~13%,供应商那边说,原材料涨价,自己也不得不提价。问到是否窗帘也要相应涨价时,简女士表达临时不会,消费者可能无法接受,毕竟窗帘非必需品,假如自己跟随涨价,无法吸引消费者,所以只能挑选少赚点坚持原价。其它还有两家布料商也对记者表达,近来原材料价格上涨不少。

行业蜂拥提价 家电巨头曝涨价“罗生门”

近日,销售市场传出一份《安徽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文件》称,因大宗材料价格延续上涨,空调制造成本延续走高,公司将履行新的供价体系,挂机涨价两三百,柜机涨价三五百。据知,安徽盛世欣兴格力是格力的经销商。对此,格力电器(000651)相关人士回应证券时报记者时表达,還是按照原来的价格现行政策,没有涨价。

随后,记者致电安徽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,相关人士回应:“没有这回事,期望大家不要以讹传讹。人们每年春节和夏季,和供货商之间的供货协议都会做出调整,销售市场价格没有上涨。”

“人们行业都在疯传这个文件。我的明白是总公司有一个指导价,即便指导价没涨,但各地分公司可以在指导价的基础上上调售价。说实话,前几天我家电器也涨了。”另一知名电器品牌深圳经销商告知记者,3月初,他将部分产品的售价提高了3-5个百分点,有的型号涨了,也有的型号没涨。

此前格力电器(000651)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也回应了空调涨价的问题,她表达,“涨价原因是因为最近铜价在上涨,但非长期的,格力坚持不涨价,但假如铜价再次上涨,就要视情况而定了,不要把这个马上转移给消费者。”

相针对龙头企业针对官宣涨价的慎重态度,其他家电品牌更为直接。自今年1月份起,已有包含奥克斯空调、志高空调、海信、TCL等多个品牌继续调价。2月28日,美的冰箱事业部公布《美的冰箱涨价通知函》,宣布自3月1日起,对美的冰箱产品价格体系上调10%~15%。

家电行业中,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比重较大,还是受涨价潮影响最突出的行业之一。资料显示,家电制造业特殊是大家电,原材料成本占比可达7成以上。

奥维云网(AVC)监测数据显示,线下方面,今年1月,彩电均价为4573元,同比增长22.3%;空调均价为3937元,同比增长3.4%;洗衣机均价受滚筒结构性增长拉动,同比增长10.9个百分点;油烟机销售市场总体均价同比上调了11%。

消费者:“先看看

源自原材料的涨价浪潮最终传导至终端消费品时,消费者是否会为此买单?

“涨了2000元。”在深圳华强(000062)北的苏宁易购(002024)店,记者遇到一对前来选购家电的夫妻。他们的新家还在装修,去年底开端继续看家电,此前相中的一款85英寸的彩电,价格相比年前涨价了2000元。

这个结局令夫妻俩有点意外,在他们的印象中,家电产品都是愈来愈廉价,怎么反倒涨价了呢?他们的反应,尽收销售人员眼中,“不尽早定下来,只怕还要涨咯。”销售人员表达,现在原材料涨得厉害,家电类产品原材料占成本在70%左右,只能跟着涨价。

“你现在定下来,一旦降价,人们会给你补差价;一旦涨价,你又不必支付差价。为什么不早定呢?”销售人员劝说。

夫妻俩并没有为涨价买单,還是决策“先看看再说吧”。

实际上针对产品的涨价,销售门店有灵敏的价格机制,作出针对性策略。一方面,线下门店活动纷呈,有买返送、礼品、各类庆典等,消费者对价格的波动感知并不确切。记者咨询一台标价12888元的烘干机,经过销售人员一番活动套算之后,告知最低可以7500元带走。此外,相关的产品,每年都会推出升级款,覆盖旧款,即便功能相似,但型号变了,消费者并不懂,涨价降价都没有依据。

前述品牌电器深圳分销商向记者表达,售价上涨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,临时感受不到突出变化。“涨价是全行业的行为,竞争关键在不同品牌之间展开,大家都涨一点,又到同一起跑线了。”

“原本想着最近提前买个电风扇的,没想到之前收藏的同款现在涨了30多块钱。”“真是郁闷了,本来想趁着反季买空调,春节前加入购物车的型号,最近一看竟然涨了500块。”社交网站上关于家电涨价的商量层出不穷。

家电或许还能缓一缓,面对一些必需品的价格上涨,消费者只能无奈接受涨价的事实,这其中,例如纸巾、纸尿裤等生活用品。

原材料涨价潮何时了?

原材料的涨价牵动着各方的神经,涨价潮何时了?针对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原材料或许摆脱不一样的行情,乃至针对同一类原材料,销售市场的预测都隐藏分歧。

以销售市场对金属价格后续的行情推断为例,巨国贤表达,任何金属价格的上涨都是一个阶段性供需失衡的体现。千万不要认为它会延续多少年,将来会一直涨,不可能,肯定是阶段性的。他還是以铜为例,向记者说明,将来铜是否能产生大的景气周期,核心是看东南亚基建是否会隐藏爆发式增长。

万科麟则表达,关于本轮涨价预测的终点无法预测,但年内的高点可能率出在上半年,延续上涨后假如隐藏CAPEX(企业资本开支)的大幅增加,则通胀预测将进入正反馈阶段。

中信证券(06030)宏观团队认为,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,中国的工业金属消费量占比最高,这决策了从中长期看来中国的需求端是价格变动的核心矛盾。虽然短期海外经济发展复苏的弹性更大,但当前价格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了预测,工业金属价格上涨空间有可能会较为有限。

记者也发觉,最近不少大宗商品(161715)自2月触及阶段高位后已经隐藏回落。生意社数据显示,57种关键的大宗商品(161715)中,22种商品3月9日的最新销售市场价格较2月末隐藏了回落。其中镍下滑超过10%,天然橡胶、锡、白银、焦炭等下滑超过5%。

相关搜索: 大宗商品161715格力电器000651安纳达002136

相关推荐